2金2银2铜,北体学子国创赛再创佳绩!
时间:2025-10-20 来源: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在郑州大学举行。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参赛。
本届赛事中,北京体育大学进入国赛网评的6个项目中,4个项目挺进全国总决赛。其中,1个项目获得主赛道金奖,1个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2个项目获得银奖,另有2个项目经过网评获得铜奖。
近两年来,北京体育大学连续在国创赛主赛道获得金奖,金奖数位居全国体育院校以及北京地区高校前列,连续2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赛区“优秀组织奖”。
在过去两年中,学校在该项赛事中共获得3金2银9铜,北体学子创新创业实践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全力打造“以赛促创”的实践育人模式,立足学校体育学科特色和体育产业发展需求,从课程体系、实践模式、导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评价、人事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综合发力,为体育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提供了系统性、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为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事业改革提供了创新动力。
获奖者风采
金奖:跃动凌朔——科技赋能奥运赛艇夺金引领者
• 项目负责人及联合创始人:李倩 竞技体育学院;王硕 中国足球运动学院;邹雨轩 管理学院;魏治宇 竞技体育学院
• 指导老师:刘畅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许子颉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顾春雨 中国足球运动学院;李显 竞技体育学院
•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业组
• 项目介绍:跃动凌朔是一项聚焦高性能训练装备国产化的科技创新项目,由世界赛艇冠军、退役运动员与高校科研团队共同发起,致力于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水上项目智航仪。
• 项目亮点: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和北京体育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以TENG和AI智训为核心技术助力中国赛艇科技突围。
金奖:残奥冠军赋能——自定义国内首创残障人士定制化运动智能平台
• 项目负责人及核心团队成员:李红燕 竞技体育学院;曾雅静 竞技体育学院;李怡颖 管理学院
• 指导老师:张冬琴 竞技体育学院
• 参赛组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本科创意组
• 项目介绍:项目由世界冠军李红燕携手曾雅静、李怡颖等团队人员创建。项目基于对9省市肢残人士的调研,精准识别出行业“健身方案缺乏、适配器材不足、服务人才短缺”三大核心痛点。依托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资源,创新构建以残奥冠军为引领,打造了“1核驱动×3维破局”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残障人士体育康复服务提供“中国方案”。
• 项目亮点:以“残奥冠军引领”为核心:开发9大分类、312节线上课程,配套线下1V1服务与社区赛事体系。让冠军精神从赛场延伸,以体育服务社会。
银奖:身亦可测——做全球运动健儿的守护者
• 项目负责人及核心团队成员:李叶泉 教育学院;李佳彦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核心指导老师:杜旭丹 教育学院;杨伟军 竞技体育学院;刘畅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 项目介绍:“身亦可测”团队聚焦运动监测领域。依托北体大科研资源,首创精确动捕、快速建模、实时分析三大核心技术,推出LuminaScan监测系统,可解决扫描范围窄、建模慢等行业痛点,已应用于多类赛事与训练,助力降低运动员受伤率、提升训练效率。
• 项目亮点:身亦可测项目产品LuminaScan科技化监测系统亮点突出,技术上实现亚毫米级精度与99.2%识别准确率,降低67%运动员受伤率。已申请2项专利、获得4项软著。项目从多维度推动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为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银奖:雪域智眸——多源传感姿态矫正技术守护滑雪者运动安全
• 项目负责人及核心团队成员:任子筝 中国冰雪运动学院;尚语桐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指导老师:刘畅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 项目介绍:“雪域智眸”项目是面向滑雪人群的高精度智能安全系统,由退役冬奥国家队运动员联合北体大科研团队打造。系统融合视频分析、多源传感器与AI边缘计算,实现毫秒级姿态识别与风险预警。产品覆盖大众滑雪、教练教学、专业训练与雪场运营等场景,降低运动损伤率,助力“三亿人上冰雪”战略安全落地。
• 项目亮点:“雪域智眸”由冠军领衔建构,基于顶尖运动员的多维动作数据库,运用多源融合感知技术,实现了对运动姿态的精准捕捉与分析。系统具备毫秒级延迟的安全风险实时预警能力,并以全国产化的软硬件技术方案,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坚实守护每一位滑雪者运动安全。
铜奖:岐宇科技——AI驱动的运动损伤针灸智能培训平台
• 项目负责人及核心团队成员:邹雨杉 管理学院;徐涌婧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陈昱帆 新闻与传播学院;聂方蕊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 指导老师:臧钰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李艳丽 管理学院;白震民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张开宇 体育工程学院
•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 项目介绍:本项目聚焦运动康复领域针灸教学痛点,致力于构建融合中医理论、损伤数据库与AI系统的智能培训体系,为运动康复学习者、队医及国家队提供学习提升与技术积累平台,推动中医非遗与运动损伤针灸的数字化传承。
• 项目亮点:本项目依托北体优质资源整理形成独有数据库,实现中医传承数字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技术融合创新:“AI实时比对系统”填补运动损伤针灸参数量化评估技术空白;“首创多模态实训体系”融合元宇宙、AI与触觉反馈技术;“搭建虚拟实训平台”创建安全可控的虚拟训练环境,解决实操与资源痛点。
铜奖:环动智康——国内首创环抱式多点脉冲融合气动自适应肌肉交互筋膜枪
• 项目负责人及核心团队成员:刘书宁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韩祁森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吴雨桐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指导老师:刘畅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 项目介绍:环动智康是一项聚焦智能康复装备精细化调控的科技创新项目,由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科研团队联合创业导师共同发起,致力于打造国内首款具备肌电反馈功能的AI便携环抱式筋膜枪。项目融合肌电、光电、压力等多模态生理信号采集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个性化康复处方匹配,为国家队运动员及大众健身群体提供高效、科学、可量化的康复方案。
• 项目亮点:北体学子领衔联合高校科研力量,率先实现多模态信号与AI算法深度融合,首创环抱式结构与肌电反馈闭环控制系统,构建智能康复装备国产化新路径,填补国内运动康复“精细化调控”技术空白,助力“健康中国2030”和“体育强国2035”战略落地。